第11章 千军万马齐欢呼
A+ A-

  朱高炽苦着脸。

  儒学在当今的时代是优胜于劣,教人道德,为统治者头上套一层精神上的枷锁。

  西方的勋贵不讲道德。

  打个比方。

  他们还在领地施行初夜权,又或者身体不行的,或者新娘不好看的,西方贵族则会让领地的子民缴纳钱财,称之为赎回初夜权。

  就只这一点,恐怕没人愿意穿越西方当百姓。

  但现在的儒学,朱高炽学不下去。

  儒学不断的在发展。

  而明初的儒学刚复苏,经历元朝近百年的打压,读书人成为最下等人。

  恢复中华。

  不光是一句口号,包括儒学也要重新寻找回先代的学问,以便重新续弦上。

  直到万历时期,儒学发展到提倡唯物主义。

  反对宋和明初的礼学,反对当下浮夸空谈的风气,讲求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

  “多学而识,行必有果”,学以致用。

  要求实地调查,提倡独创,反对盲从和剽窃。

  还有提倡“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敲剥天下之骨髓”的君主,是人民的“寇仇”与“独夫”。

  宣扬“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否定了君为臣纲的道学理论,主张通过学校和实行法治来监督君权。

  提出应该加强学校,具有面对天子直言“政有缺失”,“公其是非”的权利。

  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从而实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理想。

  “不以天下私一人”的“均天下”主张,以“众治”代“独治”,扩大郡县守令权利的主张。

  甚至倡导均田说,提倡工商皆本,改变士农工商传统之法。

  种种的学说,互相之间皆有借鉴。

  文艺复兴并不是只在法国。

  可惜。

  文明不代表强盛。

  组织力才能决定一切。

  后来的清朝,重回下等人时代,施行百年的文字狱,直接打断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又跌落谷底。

  种种不提。

  现在明初的儒学,朱高炽觉得没啥用,

  三观成型,哪里还需要儒家的熏陶,而且读圣贤书太枯燥,比打螺丝还累。

  “你是大哥,要为弟弟们带好头,怎么能逃学呢。”燕王妃恨铁不成钢的说道:“等你父亲知道,看你怎么办。”

  “父亲要回来了?”

  朱高煦两眼冒星星,满脸的崇拜道:“父亲一定打了胜仗吧。”

  朱棣打了大胜仗。

  在诸将认为大雪天气,不是发动进攻的好时机,唯独朱棣力排众议,冒雪行军,包围了元朝太尉乃儿不花部。

  逼迫了对方投降归顺,大军得以凯旋而归。

  反观朱高炽却没有意外。

  朱棣打胜仗不是应该的么。

  打败了才奇怪。

  “炽儿,你不能这样。”燕王妃语气加重,“怎么能因为畏惧自己父亲,就不为父亲打了胜仗而高兴呢?传出去有损你的名声。”

  “他就这样,坏得很,刚才在宫门外,还用眼神凶我。”

  朱高煦眼尖。

  没有忘记朱高炽当时的眼神。

  “我没有。”

  朱高炽急了。

  忘记了称呼咱。

  朱元璋的子孙,当然以祖父为荣,学习朱元璋的说话方式。

  不光燕王自称咱,他们小辈也是如此。

  不类父。

  在政治上是大祸。

  “咱就是认为父亲打胜仗是理所当然的,以父亲的伟岸,理当如此,所以才没有意外。”

  燕王妃轻叹。

  作为勋贵嫡女,徐氏深知朱门的风险。

  长子最近几个月来的行为,越发的轻佻,很容易引起灾祸。

  “等你父亲回来之前,不许你出门。”

  燕王妃认为长子太过轻佻。

  难道因为他打赌赢了,就越发的放肆?

  作为母亲,燕王妃反思自己是否太宽松了。

  “啊。”

  朱高炽傻眼。

  也顾不上不朱高煦偷偷得意的看着自己,连忙上前为自己求情,希望母亲网开一面。

  朱元璋对子孙极其的严厉。

  担忧子孙们为害一方,亲自写了好几本规范子孙的章程,言行都有控制。

  朱棣性格类父。

  自己要是乖乖听话,按照符合世人的俗规来做事,需要忍耐三十余年。

  三十余年啊。

  自己那时候近五十岁,心里对发展工业的想法,起步太晚,就怕自己没多少年好活。

  不为了自己,就为了心中的抱负,自己也得奋力一搏啊。

  撕开一条口子,获得越来越多的人认可,逐步推广工业革命,是自己想出来的办法。

  先用蒸汽机挣笔银子,然后向朱棣请功。

  打动他,说服他。

  却没想到会在燕王妃这里碰壁。

  “娘,咱的蒸汽机已经出了成果,不信的话,娘跟咱去看看,要不了多久,咱就能挣钱了。”

  “君子不以利害义,则耻辱安从生。”

  听完长子的解释,燕王妃越发不满道。“你是燕王府长公子,如何能只看利,而不看德行呢,恐为世人所不容也。”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不同的是。

  主帅朱棣虽然仍在前线,却已鼎定乾坤。

  彤云四起。

  寒风急飘,纷纷雪下。

  带着公文的骑手,越往北越艰难。

  行至,雪深数尺,马不能进,路不可认,又无人家可问。约马退转,亦无归路。

  白茫茫大地,天下间,仿佛只有他们一行人与马。

  风紧雪飘,衣衫尽湿,冻馁不堪,愁苦无诉。

  ……

  “彩。”

  “彩。”

  深远处,千军万马起欢呼。

  燕王朱棣。

  享受着士兵们的爱戴。

  三十二岁的朱棣,不损一兵一马,逼降数万敌军。

  在此。

  向世人昭告,大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正如古人所言。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大将军傅友德,主动让出位置,甘愿俯燕王之尾。

  燕王力排众议。

  不顾众将的阻止,不以大雪天为难,反以为机,眼光敏锐,逆行而上,悄无声息包围了元军。

  不顾众将对战功的欲望,而是以士兵的性命为重,不愿意徒增己方伤亡。

  采用观童之策,逼迫元军放下武器投降。

  亲自与乃儿不花详谈,辩论形势,让乃儿不花心服口服,愿意归顺大明。

  乃儿不花主动提起,希望加入燕王亲军,为燕王效力,为大明打仗。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北平城的马拉铁球实验 第2章 燕王妃徐氏 第3章 真空装置 第4章 蒸汽机的诞生 第5章 强买强卖 第6章 差点动刀的生意 第7章 真香 第8章 三百万与六千万 第9章 战神二弟 第10章 二弟是真坏假坏? 第11章 千军万马齐欢呼 第12章 王和将的友谊 第13章 难缠的秦王府 第14章 改进蒸汽机 第15章 态度急转弯的财迷 第16章 家里有小人 第17章 说服母妃 第18章 初探早期的人才 第19章 长史的监督 第20章 创造市场 第21章 朱棣的迟疑 第22章 深不可测的燕王 第23章 外部的契机 第24章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 第25章 张德辉的小心思 第26章 算计燕王府 第27章 街头的售卖 第28章 不孝子朱高炽 第29章 太子卧床不起 第30章 杀意阵阵 第31章 北平府越富自己越富 第32章 这么嚣张合适吗 第33章 工匠精神 第34章 不讲规矩 第35章 初代的藩王们 第36章 朱棣被人捷足先登 第37章 大人算计小孩 第38章 一声惊雷 第39章 初见朱棣 第40章 时代的碰撞 第41章 工程队与铁道 第42章 中华重工 第43章 北平府的市井 第44章 八级三等工匠制度 第45章 最先进的工厂 第46章 铁道初探 第47章 施工队伍 第48章 蓝玉送礼 第49章 山崩海啸前夕 第50章 铁道的问世 第51章 细微处笼络人心 第52章 中华重工带来的民安 第53章 朱元璋的三问 第54章 事事皆知的锦衣卫 第55章 卷王 第56章 老大野心不小 第57章 又是贵人 第58章 朱能的反对 第59章 人才与老三 第60章 老二老三初见高炉